高頓網校

      登錄/注冊

登錄

合作賬戶登錄:      

資料修改成功
失敗提示失敗提示

馬云的一句話讓公司股價持續(xù)下跌

發(fā)布時間:2015-02-10 13:41    來源:高頓網校 我要發(fā)言   [字號: ]

正文
  馬云的一句話讓公司股價持續(xù)下跌,這篇2月10日星期二*7出來的阿里巴巴集團的文章請盡快看完哦,因為我們還有更多的阿里公司的新聞等著你哦。

  “阿里瞬間跌掉了一個京東,京東被嚇得跌掉了一個聚美。”這是最近網上最火的一個段子,但對阿里的投資者來說,卻并不好笑。
 
  1月27日以來,阿里巴巴的股價出現連續(xù)下跌。尤其是在1月28日國家工商總局披露“白皮書”之后,當日,阿里巴巴股價下跌4.36%,收于102.94美元。隨著事件發(fā)酵,跌勢難以遏制,1月29日,收盤價包89.08美元,跌破上市首日開盤價,直到2月4日都未能收復失地。
 
  面對這樣的行情,早在去年11月就把主要資金從海外市場轉移回國內的個人投資者沈粵華感到非常慶幸。
 
  “之前是委托海外的朋友將錢交給北美市場的投資機構打理,但去年11月A股開始回升之后,逐步將絕大部分資金撤回投資A股。”沈粵華說,正當他將資金撤回國內時,也正是阿里巴巴股價開始走下坡路了。
 
  “中國古語有云,盛極則衰。股價持續(xù)新高、業(yè)績不斷增長都是好事,但總會碰到瓶頸。更何況是近年來路途并不平順的中概股。”總部位于紐約的一家對沖基金華裔投資經理Shawn Lee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阿里上市之初,業(yè)界對其假貨風險就有預期,只是沒想到會是以這樣一種戲劇性的方式爆發(fā)出來,而它的股價下跌除了政策風險之外,可能還包含多方面的問題”。
 
  目前,阿里巴巴在國內和工商總局經過多回合的口水戰(zhàn)之后,已經握手言和。但難纏的官司卻傍上了這家“從不怕事”的公司。一場中國公司和美國法律的較量正在上演。
 
  訴訟硝煙起
 
  內部問題緊急解決了,但外部問題卻沒那么容易消停。
 
  有媒體報道稱,目前已有7家美國律所表示將介入阿里巴巴的調查。與此同時,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郝俊波在近期也發(fā)布了一個征集書,他所在的律所正在全球范疇內征集從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上市日)至2015年1月30日之間持有阿里巴巴股票,并遭受20萬美元以上較大損失的投資者?;I備代表投資者提起集團訴訟,以索賠投資損失。
 
  “目前已經有收集到的投資者數量有十多個,有來自中國本土的,也有海外華人。其實,數量不重要,美國方面最終會選舉首席原告來代表所有投資者進行訴訟。”郝俊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介紹,單人損失金額越大成為首席原告的可能性越大,這也會在訴訟中爭取到更大的主動權。在集體訴訟中,如果原告勝訴,首席原告相較于其他投資人可以獲得較多的賠償,律所也會拿到豐厚的代理費。
 
  在國家工商總局宣布“白皮書”不具備法律效力之后,外界對此次訴訟前景非常不樂觀。對此,郝俊波表示,訴訟的核心并不是“白皮書”的法律效力,而是事實。
 
  “阿里是否在招股書中披露了工商總局的此次調查,已經調查可能面臨的風險,這才是關鍵。工商總局此項調查是在阿里上市之前,雖然阿里的招股書中提示了平臺上可能面臨盜版、假冒或者非法貨品而遭遇訴訟風險,但泛指的風險和具體事項的風險還是存在差異。”郝俊波說。
 
  阿里巴巴在IPO前的*7招股說明書提及,“雖然我們已經采取措施對賣出產品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并最小化對第三方知識產權的侵犯……這些舉措不一定總是成功的……另外我們過去也因為在我們平臺上銷售的假冒盜版產品而遭遇過負面曝光。”
 
  1月31日,國家工商總局新聞發(fā)言人就行政指導答記者問時表示,2014年7月16日,工商總局網監(jiān)司在浙江省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行政指導座談會,目的在于指導、督促阿里巴巴集團加強自律,凈化網絡購物環(huán)境,維護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網監(jiān)司根據座談會的會議記錄,于2015年1月28日發(fā)布了《關于對阿里巴巴集團進行行政指導工作情況的白皮書》。
 
  羅賓斯·蓋勒律師事務所的訴狀中指出,阿里巴巴及其高管違反了美國1934年頒布的證券交易法案,在IPO前出具了與其業(yè)務操作息息相關的具有重大錯誤和誤導的聲明,具體就是指公司沒有向公眾披露去年7月和中國工商總局之間的會晤,沒有公布官方對阿里巴巴諸多可疑之處。
 
  阿里需要自我證明的關鍵是,去年9月上市前,7月與工商總局的見面與監(jiān)管報告,高管是否知情并且隱瞞。
 
  “假設和解,阿里巴巴付出的是經濟損失,但如果最終由法院判決,阿里巴巴的高管則可能面臨刑事責任。”在郝俊波看來,和解是一個有利于訴訟雙方的方案。
 
  目前來看,阿里方面的態(tài)度非常減持。蔡崇信在1月29日的一份聲明中稱:“我們*9次看到這份‘白皮書’的時間,是昨天當工商總局把‘白皮書’刊登在其網站上的時候……我們在此清楚地告訴各位,阿里巴巴并沒有要求工商總局延遲公布任何報告。”
 
  2月2日,馬云公開講話中更是表示:“敢上市,就不要害怕被告,這是中國企業(yè)今天應該要有的勇氣,也是必須面對的問題。所以,Wewelcomeit,并且我們會積極地、透明地去對待這個事情。因為阿里在6個月以前我們就采取了透明的制度,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壞事情,反而讓西方社會進一步了解中國今天的企業(yè),能夠做到這樣,并且我們是怎么做的。”
 
  “證明阿里巴巴曾有所隱瞞并非易事。”他稱,“雖然取證程序可以讓他們接觸到相關文件,但這類案件的取證并不容易,必須針對事件提出具體的申訴理由。而且即便他們能夠證實他們的指控,阿里巴巴的可變利益實體結構(VIE)也是發(fā)起集體訴訟的又一個障礙。”美國律所MilbergLLP律師拉多認為,這個集體訴訟官司難度不小。
 
  必百瑞律師事務所中國業(yè)務主管蘇唐明也稱,雖然多數證券類集體訴訟最終會以和解收場,但如果針對阿里巴巴這類公司的訴訟最終由法庭裁決,訴訟當事人也將面臨巨大的障礙,因為在采用VIE結構的公司中,資產掌握在中國經營的公司手中,而外國法庭的裁決無法在中國強制執(zhí)行。
 
  集體訴訟
 
  作為美國歷史上規(guī)模位居前列的IPO,同時也是在美上市的互聯網企業(yè)中規(guī)模*5的IPO,阿里巴巴早在上市之前就被美國監(jiān)管方、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到承銷商、做空機構、律所、公關公司和中介機構以及媒體高度關注。
 
  不過,這一次阿里巴巴成為專職發(fā)起上市公司集體訴訟律所的“獵物”的時間點和時機都令人意外。
 
  “阿里這個事情具有非常獨特的性質。以前大部分是由做空公司或媒體發(fā)現企業(yè)有造假行為、內幕交易或重大信息未披露等情況,但阿里這次假貨風波是工商總局以白皮書形式發(fā)布的,這是以前沒有過的情況,在全世界可能都是一個先例。”郝俊波說。不過,他也表示,雖然事情是獨特的,但重大信息應該披露不是一個新問題,在所有國家的證券法中,都是一個很清晰的問題。
 
  作為中國互聯網企業(yè)的代表,阿里事件也已經波及了中概股,外界也擔憂訴訟會進一步影響中概股的表現。
 
  數據顯示,1月28日,百度大跌3.17%;1月29日,京東大跌5%。截至上周五收盤,中概股多數下跌,6只股票跌幅超過5%,酷6網跌6.36%,蘭亭集勢跌6.16%。
 
  此外,資料還顯示,介入阿里巴巴調查的律師事務所,包括Pomerantz、Rosen、HowardG.Smith、Holzer&Holzer和BronsteinGewirtz&
 
  Grossman等律所,這些律所絕大多數是發(fā)難“中概股”的常客,針對中概股的集體訴訟經驗尤為豐富。在2014年遭遇做空的中概股公司,比如網秦、瀾起科技、500彩票、世紀互聯等都曾遭遇這些律師事務所調查。
 
  最近的一個涉及中概股集體訴訟的例子是2013年8月底針對蘭亭集勢發(fā)起的訴訟,羅賓斯·蓋勒律所、Rosen和Holzer&Holze均有涉足,其中,Rosen在蘭亭集勢證券集體訴訟案中被美國聯邦法庭法官指定為[*{7}*]首席律師事務所。蘭亭集勢以155萬美元左右的金額達成了訴訟和解。
 
  Pomerantz曾在去年5月發(fā)起過針對聚美優(yōu)品的集體訴訟,當時該公司股價一度縮水超過六成,目前該案還沒有了結。
 
  更早前的2012年9月,至少有7家律所發(fā)起集體訴訟,Holzer&Holze就是其中之一,以做空機構“渾水”提供的證據作為主要依據,指責新東方及其CEO發(fā)布虛假誤導性財務信息。
 
  羅賓斯·蓋勒律師事務所更是一家老牌擅長代表投資人打集體訴訟官司的律所,曾深入涉足中概股相關的集體訴訟,包括幾年前因涉嫌財務欺詐、信息披露不全或違反信托責任等而遭到起訴的中國能源技術,還有晶澳太陽能、泛華保險和巨人網絡等公司。
 
  脫困靠盈利
 
  對于一家上市公司來說,訴訟風險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但盈利才是對股價影響最核心的問題。阿里市值快速縮水,在金融圈子看來,公司盈利低于預期才是痛點。
 
  1月30日,阿里巴巴公布2015財年三季報。數據顯示,阿里巴巴2015財年第三財季實現凈收入261.8億元,同比增長49%。其中中國區(qū)營收同比增長32%、海外市場營收同比增長39%。
 
  中金公司指出,261.8億元的凈收入低于此前市場預計的276億元。
 
  此外,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28%至59.8億元。
 
  元大證券分析師王佳卉在報告中指出,公司將凈利潤下滑歸因于股權激勵支出增加和收購業(yè)務整合對利潤率的正面影響低于預期。2014年四季度阿里巴巴對員工的股權獎勵支出達到43.13億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上漲554%,相當于當季收入的16%。
 
  此外,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由于春節(jié)期間第三方快遞公司難以全速運轉,阿里巴巴在淡季中的表現將不及擁有自營物流業(yè)務的電子商務企業(yè)。另外,阿里巴巴在IPO后開展的密集銷售活動將在未來一個季度造成擠出效應。利潤率下滑主要是因為淡季中經營杠桿相對較低。此外,移動變2015財年第三財季移動端商品成交數據表現強勁,表明移動端用戶流量增長穩(wěn)健,但變現增長緩慢,主要是由于為吸引廣告商阿里巴巴對廣告價格實施大幅打折。
 
  不過,整體來看,研究機構對于阿里的未來業(yè)務仍保持比較樂觀的態(tài)度。
 
  王佳卉認為,阿里巴巴的營收動能來自移動業(yè)務增長;國際業(yè)務發(fā)展;中國國內電商業(yè)務穩(wěn)健增長。此外,預計2015年公司利潤率將提升,因為IPO之后,公司可能減少股權激勵支出,提升已收購業(yè)務的協同效應。
 
  對于“白皮書”事件帶來的影響,中金公司認為,對2015財年四季度業(yè)績的影響還不確定。這次監(jiān)管壓力將持續(xù)發(fā)酵,直到政府方面認可阿里巴巴提出的解決方案。長期來看,監(jiān)管風險是公司主要的下行風險。不過,該事件不過是“靴子落地”,預計未來將引入更多監(jiān)管措施,例如對賣家資格的管控、對產品種類的監(jiān)管以及C2C相關稅收法律。
 
  “從過去的經驗來看,突發(fā)事件往往潛藏著巨大的投資機會。在訴訟面前,公司股價可能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從業(yè)務本身來說,天貓流量變現率已經遠高于淘寶,因此,事件對公司收入增長影響有限。中長期看,這或許是機會。”ShawnLee說。

  來源:國際金融報

 
導航大圖
責任編輯
導語
大標題
標題一
標題二
標題三
標題四

相關熱點:

上一篇:上一篇:僅8個交易日阿里股價累下跌超14%
下一篇:下一篇:亞馬遜和阿里股價為什么會冰火兩重天?

公司簡介|聯系我們|誠聘英才|合作專區(qū)|建議與投訴|資質證明
Copyright (C) 高頓網校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4038153號-1

金牌名師 高通過率 全景課堂 高清實錄 課程保障 先聽后買 學習工具 無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