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高頓注冊會計師頻道為考生搜集整理的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2014年真題試卷之綜合題(3)       綜合題
  3.(本小題18分。)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甲公司”)的注冊會計師在對其20×3年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就以下事項的會計處理與甲公司管理層進行溝通:
  (1)20×3年12月,甲公司收到財政部門撥款2 000萬元,系對甲公司20×3年執(zhí)行國家計劃內(nèi)政策價差的補償。甲公司A商品單位售價為5萬元/臺,成本為2.5萬元/臺,但在納入國家計劃內(nèi)政策體系后,甲公司對國家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用戶銷售A商品的售價為3萬元/臺,國家財政給予2萬元/臺的補貼。20×3年甲公司共銷售政策范圍內(nèi)A商品1 000件。甲公司對該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會計分錄中的金額單位為萬元,下同):
  借:應收賬款                    3 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3 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2 500
  貸:庫存商品                    2 500
  借:銀行存款                    2 000
  貸:營業(yè)外收入                   2 000
  (2)20×3年,甲公司嘗試通過中間商擴大B商品市場占有率。甲公司與中間商簽訂的合同分為兩類。*9類合同約定:甲公司按照中間商要求發(fā)貨,中間商按照甲公司確定的售價3 000元/件對外出售,雙方按照實際售出數(shù)量定期結算,未售出商品由甲公司收回,中間商就所銷售B商品收取提成費200元/件;該類合同下,甲公司20×3年共發(fā)貨1 000件,中間商實際售出800件。
  第二類合同約定:甲公司按照中間商要求的時間和數(shù)量發(fā)貨,甲公司出售給中間商的價格為2 850元/件,中間商對外出售的價格自行確定,未售出商品由中間商自行處理;該類合同下,甲公司20×3年共向中間商發(fā)貨2 000件。甲公司向中間商所發(fā)送B商品數(shù)量、質(zhì)量均符合合同約定,成本為2 400元/件。甲公司對上述事項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應收賬款                     87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87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720
  貸:庫存商品                     720
  借:銷售費用                     20
  貸:應付賬款                     20
  (3)20×3年6月,董事會決議將公司生產(chǎn)的一批C商品作為職工福利發(fā)放給部分員工。該批C商品的成本為3 000元/件,市場售價為4 000元/件。受該項福利計劃影響的員工包括:中高層管理人員200人、企業(yè)正在進行的某研發(fā)項目相關人員50人,甲公司向上述員工每人發(fā)放1件C商品。研發(fā)項目已進行至后期開發(fā)階段,甲公司預計能夠形成無形資產(chǎn),至20×3年12月31日,該研發(fā)項目仍在進行中。甲公司進行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管理費用                     75
  貸:庫存商品                     75
  (4)20×3年7月,甲公司一未決訴訟結案。法院判定甲公司承擔損失賠償責任3 000萬元。該訴訟事項源于20×2年9月一競爭對手提起的對甲公司的起訴,編制20×2年財務報表期間,甲公司曾在法院的調(diào)解下,與原告方達成初步和解意向。按照該意向,甲公司需向?qū)Ψ劫r償1 000萬元,甲公司據(jù)此在20×2年確認預計負債1 000萬元。20×3年,原告方控股股東變更,新的控股股東認為原調(diào)解決定不合理,不再承認原初步和解相關事項,向法院請求繼續(xù)原法律程序。因?qū)嶋H結案時需賠償金額與原確認預計負債的金額差別較大,甲公司于20×3年進行了以下會計處理: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                2 000
  貸:預計負債                    2 000
  借:盈余公積                     2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800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diào)整                2 000
  (5)甲公司于20×2年8月取得200萬股乙公司股票,成本為6元/股,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核算。20×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5元/股。20×3年因股票市場整體行情低迷,乙公司股價在當年度持續(xù)下跌,至20×3年12月31日已跌至2.5元/股。20×4年1月,乙公司股價有所上漲。甲公司會計政策規(guī)定:作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股票投資,股價連續(xù)下跌1年或市價跌至成本的50%(含50%)以下時,應當計提減值準備。考慮到20×4年1月乙公司股價有所上漲,甲公司在其20×3年財務報表中對該事項進行了以下會計處理:
  借:其他綜合收益                   500
  貸: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                 500
  其他資料:
  假定本題中有關事項均具有重要性,不考慮相關稅費及其他因素。
  甲公司按照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積。
  要求:判斷甲公司對事項(1)至事項(5)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對于甲公司會計處理不正確的,編制更正20×3年度財務報表相關項目的會計分錄。
  【答案】
  (1)甲公司對事項(1)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自財政部門取得的款項不屬于政府補助,該款項與具有明確商業(yè)實質(zhì)的交易相關,不是公司自國家無償取得的現(xiàn)金流入,應作為企業(yè)正常銷售價款的一部分
  借:營業(yè)外收入                   2 000
  貸:營業(yè)收入(主營業(yè)務收入)            2 000
  (2)甲公司對事項(2)的會計處理不完全正確。
  理由:*9類合同本質(zhì)上屬于收取手續(xù)費方式的委托代銷,在中間商未對外實際銷售前,與所轉移商品所有權相關的風險和報酬并未實際轉移,不能確認收入,也不能確認與未售商品相關的手續(xù)費。
  借:存貨(發(fā)出商品)           48(200×0.24)
  貸:營業(yè)成本(主營業(yè)務成本)             48
  借:營業(yè)收入(主營業(yè)務收入)        60(200×0.3)
  貸:應收賬款                     60
  借:應付賬款                4(200×0.02)
  貸:銷售費用                      4
  (3)甲公司對事項(3)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以自產(chǎn)產(chǎn)品用于職工福利,應按照產(chǎn)品的售價確認收入,同時確認應付職工薪酬。同時,應按照員工服務的受益對象進行分配,服務于研發(fā)項目人員相關的部分應計入所研發(fā)資產(chǎn)的成本。
  借:開發(fā)支出(研發(fā)支出——資本化支出)   20(50×0.4)
  管理費用                80(200×0.4)
  貸:應付職工薪酬                   100
  借:應付職工薪酬                   100
  貸:營業(yè)收入(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
  借:營業(yè)成本(主營業(yè)務成本)             75
  貸:管理費用                     75
  (4)甲公司對事項(4)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在編制20×2年財務報表時,按照當時初步和解意向確認的1 000萬元預計負債不存在會計差錯。后因情況變化導致法院判決結果與原預計金額存在的差額屬于新發(fā)生情況,所承擔損失的金額與原預計負債之間的差額應計入發(fā)生當期損益,不應追溯調(diào)整以前期間。
  借:營業(yè)外支出                   2 000
  貸:盈余公積                     20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 800
  (5)甲公司對事項(5)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按照甲公司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chǎn)的減值計提政策,至20×3年12月31日,無論從乙公司股價下跌持續(xù)的時間還是下跌的嚴重程度,均需要計提減值準備。
  借:資產(chǎn)減值損失                   700
  貸:其他綜合收益                   700
  減值損失=(6-2.5)×200=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