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集團保險業(yè)務部副總裁陳志華發(fā)言實錄:
  今年是甲午年,甲午是多事之秋,在災難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每次發(fā)生災害之后,對比一下購買保險的比例,購買的人均保額,以及賠付總額等,中國臺灣和大陸在人身險賠付方面的差別是很大的。面對災害,大陸最后解決問題靠什么呢?*9靠財政撥款,第二靠企業(yè)和個人的捐贈,第三靠家庭互助。
  從國外來看,以美國為例,美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國家,海嘯、地震頻繁發(fā)生,美國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保險和體制。反觀中國保險業(yè),我個人感覺還處于失位的狀態(tài),說得嚴重一點是失職,保障型產品占比很低。
  我覺得目前中國市場渠道、銷售隊伍,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除了極個別公司是在堅持保障,其余基本都在長險短做,這完全是業(yè)務員本身問題嗎?不見得。如果上述問題叫失位,那么我談的第二個問題叫錯位,這是目前保險行業(yè)存在的兩個問題,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不是簡單靠精算師這個層面就能解決的。但至少精算師作為整個行業(yè)的一部分,可以從專業(yè)的角度去逐步影響大氣候。
  我建議,中國精算師應該加強自己的專業(yè)化。專業(yè)化不是建模多厲害,或者跑程序有多快,或者做大數據分析、做挖掘多厲害,這只是基本功而已。精算師首要的是對股東有很好地理解能力,股東想要什么,合理合法地幫助股東實現其想法,更要平衡和兼顧各方利益,這也是一個很專業(yè)的問題,也非常難。
  談“償二代”也好,談費率市場化改革也好,我個人認為政府包括監(jiān)管機構能夠把定價權交還給保險企業(yè),政府的手往回收,通過競爭優(yōu)勝劣汰,最后倒逼企業(yè)增強競爭能力和投資能力。保險對精算師的要求,既要能理解,也要能溝通,還要會管理,所以要做好精算師,其實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也是一件很難做的事情。
  小編寄語: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掃一掃微信,關注精算師*7考試動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