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天氣轉涼,新一學年的大學生活又走過了幾個月,也許對大學新生來說,這幾個月帶給他們的是新生活的活力和熱情,但是對大四的學生而言,每一個月的過去,都在他們的心頭添上幾分焦慮。
對大四生而言,*5的焦慮不過是畢業(yè)論文/作品以及畢業(yè)后的出路,而這兩者之間,又以后者更占分量。
如果能在畢業(yè)之前拿到一份自己心儀的offer,那大四的生活才是真正的輕松愉快??墒抢硐氲膐ffer并不是信手拈來,很多大學生從大一、大二就開始準備起來了,其中以財會專業(yè)的大學生為甚,畢竟那些進入大企業(yè)、大事務所的通行證如ACCA之類的高價值證書,往往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去學習并考試。同時,大部分優(yōu)秀的雇主公司都希望求職的大學生能擁有一定的實操經驗。
但是,真的能做到未雨綢繆、早做準備的畢竟還在少數,大部分財會大學生都會選擇在大三、大四時為爭取offer付諸行動,而這自然會引發(fā)一系列的矛盾、打亂你的生活,影響你拿下offer的成功率。矛盾:上課還是去實習?
大部分企業(yè)對實習生的要求是每周可以有三到四天的時間來上班,雖然到了大學后期,財會生們的課業(yè)安排不會那么密集,但是難免會有上課和“上班”有沖突的情況發(fā)生。
如果不上課,會沒學分、沒法畢業(yè);可是如果不去實習,那些大企業(yè)、大事務所比如GE和四大等的轉正名額就和自己再無關聯(lián)。
這樣的兩難之下你該如何選擇?就以我曾經接觸過的一位在高頓學習ACCA,并且得到高頓老師推薦進入四大實習的大學生為例,她認為自己畢業(yè)后最理想的去處就是這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并且感覺自己留下的可能非常高。
因此她將實習放在了上課之前。但同時也和學校老師打好招呼,備了案,利用自己上下班的時間自學,同時保持和學校溝通的順暢,提前安排實習與重要課程、考試沖突的時間,與公司領導請假報備。最后她不僅以優(yōu)秀的成績畢了業(yè),也順利拿到了該事務所的正式offer。矛盾:證書還是專業(yè)成績?
對財會、包括金融行業(yè)來說,除了有價值的經驗之外,高含金量的證書也是大學生們求職乃至入職后發(fā)展的關鍵所在。為此很多大學生在大二、甚至大一的時候就開始琢磨著要考這個證書、那個證書了。
但大學生的精力有限,且不說有些人直到大三大四才開始考證學習,即便是大一大二就開始學習了,也難免顧此失彼,放松了對學校專業(yè)課的要求。到時候證書學得慢、專業(yè)成績也不出挑的情況難免會發(fā)生。
其實對企業(yè)而言,一張有力的證書、一張優(yōu)秀的成績單是同樣重要的,尤其是當這張成績單背后還有一次二等以上獎學金的榮譽,更是不容小覷。學習是一種方法,并不是某一個項目上的結果,大學生該要學著分配自己的時間,在不拖累學校課程的前提下去考證,這才是學會學習的關鍵,也是企業(yè)真正需要的人才必備條件。矛盾:實操經驗還是人際往來?
越來越多的人鼓吹“人脈”的重要,導致大學生們也開始認為會干活不如會交際,于是不僅在校園中參加各種活動以認識各種各樣的人,在社會上、在實習的公司也熱衷于和人打好關系。可是事實上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懶得理你,因為你沒有可以與他們匹配的價值和能力;而那些沒什么水平的人和你來往密切,大家互相拖后腿影響著各自的進步。
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你埋頭做事就能拿下offer了,除非你能力出眾,否則領導可能連你的名字和臉都對不上。
正確的來說,社交和實操一個都不能少,但是實操為先,社交輔助。譬如在實習的過程中,多做事、做好本職工作,在前輩和領導需要幫忙的時候主動上前、平時也可以提出一些有效的疑惑求助,在大家面前混個臉熟,同時有良好的工作表現做基礎,正式offer自然手到擒來。
總而言之,再高大上的公司其需要的人才依舊是以“能做事”為基礎的。還在為offer迷茫的大學生可以按照這個標準來要求自己,從專業(yè)知識、實操技能和證書等多個方面有側重地提高,自然能得到心儀的offer與未來。

▎本文作者蘭橋,來源高頓網校。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注明來源高頓網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課隨心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