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鬧錢荒睡不香滿屏都在找錢)
市場資金最緊張應該是12月15日當天,群里滿屏都是借錢的信息。劉利說,“當時市場上就是沒有錢,不是價格的問題,有錢的大行又不愿意把錢拆出來,硬著頭皮也得借。”
“這兩天終于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環(huán)渤海地區(qū)一家農商行金融市場部的資金交易員王愷(化名)昨天向南都記者感慨,從前天下午開始,資金緊缺程度相對沒有前段時間那么夸張,特別是隔夜資金有所寬松,“資金緊張主要是隔夜居多”。
在經歷一整年的資產荒之后,近一個月來市場反轉進入資金荒,難道錢荒再次來襲?過去一周銀行間市場資金短缺,實際隔夜資金利率一度飆升到11%;而國海證券爆發(fā)的“蘿卜章”事件也讓國內債市一度雪上加霜。
隨著流動性趨緊、資金價格走高,同業(yè)存單與債券市場之間的利差快速縮窄,套利空間被抹平,引發(fā)了銀行間市場向債市、基金等“抽水”的過程。
調查
冰火兩重天:大行不愿借小行借錢難
南都記者在一個銀行間市場資金交易群里看到,從昨天早上開始,各家銀行的交易員貼出的都是少則幾千萬,多則上億的隔夜資金。“而非銀機構近期無法從銀行獲得流動性支持的僵局正在好轉。”有固收人士表示。
現在看似寬松的隔夜資金,在幾天前還是各家機構必奪的搶手貨。另一家農商行的資金交易員劉利(化名)向南都記者表示,就在上周市場資金最緊張時,隔夜利率一度達到11%,各家機構都在群里吆喝借錢,只要有機構愿意借,大家就開始哄搶,價格也被抬得很夸張。
市場資金最緊張應該是12月15日當天,群里滿屏都是借錢的信息。劉利說,“當時市場上就是沒有錢,不是價格的問題,有錢的大行又不愿意把錢拆出來,硬著頭皮也得借。”
“我們銀行情況還不是很糟糕,因為杠桿不是特別高,銀行間互相幫助也就過去了。”劉利表示,而那些杠桿比較高的機構就只能變賣一些流動性好的資產,比如利率債來渡過難關。
作為銀行間資金指導價的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放利率,12月16日的隔夜利率上漲0.019個百分點到2.33%,也創(chuàng)下2015年4月以來的新高。當天,央行還通過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投放了流動性。
而資金緊張的情況一直到前天下午開始有所緩解,有消息稱,前天至少有一家國有銀行通過債券回購協(xié)議向基金管理公司提供了數十億元的流動性。不少交易員向南都記者表示,大行的資金開始松動,說明市場情緒有所緩解。“至少這兩天是比較松的,過幾天又不知道會怎么樣。”其中一家私募基金公司的資管人士無奈地表示。
與小行一片哀鴻遍野不同的是,某國有大行資深資金交易員許學雁(化名)告訴南都記者,“前段時間的資金市場只能說是資金面緊張,但還談不上錢荒。”
在資金市場上,幾家國有大行、郵儲銀行還有國開行一貫都是資金供給方,各小行主要向大行拆借資金。許學雁表示,在年底前資金面緊張是正常現象,因此前段時間也照常減少了向外拆出資金量,“而且今年吸收存款的渠道不多,今年行里的資金比往年要緊,更加沒有往外借的理由。”
事實上,流動性緊張促使銀行悄然調高了銀行理財的收益率以攬儲。“各銀行為了年底的流動性管理,部分資金到期必須續(xù)上,利率再高也不得不發(fā)行理財產品來攬儲。”普益標準的研究員陳麗君指出。
析因
錢荒抽水債市,杠桿加劇傳導風險
風起于青萍之末,本輪資金面緊張在上半年市場大鬧“資產荒”時早已埋下伏筆。
“今年央行放短收長的操作,短期貨幣占比不斷上升,這部分錢存在成本,且受制于期限短難以進入實體,而被剩余流動性充裕和高期限利差等吸引,炒作各種資產,涌入金融體系。”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指出。
而今年下半年以來的一系列去杠桿政策,包括市場操作“鎖短放長”和表外理財納入M PA等政策,使資產荒的局面轉為了錢荒。
上述交易員劉利認為,年末僅僅是因素之一,更多的是央行投放手段從以前的降準變成相對溫和的M LF(中期借貸便利)和PSL(抵押補充貸款),貨幣政策的微妙轉變使得短期資金成本增加,再加上為了穩(wěn)定金融機構的發(fā)展,去杠桿去泡沫的決心對整個資金市場產生了影響。
一名從業(yè)多年的資深債券基金經理也向南都記者表示,這次調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融行業(yè)杠桿太高,由于投資者預期收益率太高,導致基金管理者為了得到高收益就必須要提高杠桿。
“我有幾個項目在銀行的放款已經收緊,銀行頭寸還是很緊張,連工行都開始缺錢了。”一家私募機構總經理助理對南都記者表示。
而隨著流動性趨緊、資金價格走高,同業(yè)存單與債券市場之間的利差快速縮窄,套利空間被抹平,引發(fā)了銀行間市場向債市、基金等“抽水”的過程。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分析師劉東亮認為,錢荒逐漸發(fā)酵為對同業(yè)理財、貨基、債基、委外的持續(xù)贖回,而為了彌補流動性和虧損主動拋售債券,會有發(fā)展為恐慌性踩踏的風險。
一級市場方面,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在這次債券市場波動中,先后有20多家公司取消或推遲債券發(fā)行。滬上某公募基金固收總經理表示,隨著市場預期逐漸穩(wěn)定,取消或推遲債券發(fā)行的情況或將得到好轉。
不僅如此,券商的兩融業(yè)務也受到一定影響。除自營資金外,券商主要通過發(fā)債、對接銀行獲得兩融的資金。而上述人士稱,據其了解,某券商場內兩融的成本已從4.4%直接上升到5.6%。與此同時,兩融余額卻在小幅回升,截至12月21日,A股兩融余額報9526.36億元,較上一日增加1.57億元。
“過去在銀行間市場,大家是非常講信用的。而現在出現了違約現象,或者是不守信用的現象。這是造成這次跌幅過大的一個關鍵因素,這不是基本面的因素。這個要恢復起來,需重新建立一個秩序。”前述基金經理表示。
影響
跨年資金仍難借,利率急升階段或將結束
雖然最近幾日隔夜資金有所寬松,但是跨年資金卻仍然緊張。臨近歲末,各家銀行的交易員雖然不像前幾天見面就跪求資金,但是打招呼的方式已經變成了“你家借到跨年資金了么?”
“跨年資金的價格依舊很高,特別是橫跨春節(jié)的1個月至3個月的資金價格差不多都得5.8%左右”,王愷表示,就在1個月以前,3個月的3.6%都能做,現在發(fā)的都挺高的。
為了能夠借到跨年資金,銀行不惜花高代價發(fā)行高利率的同業(yè)存單。某一家農商行在群里貼出的同業(yè)存單發(fā)行信息顯示,下周發(fā)行同業(yè)存單2.5億元,期限1M 5.6%,3M 5.4%,6M 5%。
Wind統(tǒng)計顯示,各期限的同業(yè)存單發(fā)行利率今年以來一直小幅波動,只有在12月劇烈走高———12月9日是分水嶺,這一天后,所有期限的同業(yè)存單*6發(fā)行利率全體突破4%,并連漲一周。
而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也印證了中長期的資金確實在走高。*7數據顯示,漲幅比較大的是中長期資金利率,跨年的1個月期限的漲幅*5。
有股份行人士表示,一是發(fā)行期限和預期收益出現倒掛,二是理財投資收益和產品發(fā)行利率出現倒掛。這可能會是理財錯配過度下又一輪流動性危機的前兆。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稱,過去兩年金融部門*5的變化是同業(yè)存單+同業(yè)理財+委外的繁榮,金融脆弱性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持續(xù)累積差不多兩年。“如果央行不及時把流動性打進去,一定是踩踏,之后必然是同業(yè)負債上升,同業(yè)存單利率、同業(yè)理財利率迅速上升”。
以2013年的錢荒為鑒,整體利率的上行階段分為急升、震蕩和下降3個階段,當資產結構調整到一個比較健康的位置時,利率急升階段很可能就面臨結束。“因此,到了2017年年初,整體收益率就不再具備急升的基礎。”任澤平表示。
任澤平分析指出,央行的初衷在于去杠桿防風險,而非人為制造錢荒甚至踩踏成金融風險,因此央行后期會加大投放力度,以緩解錢荒帶來的恐慌。
本文轉載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