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漲價聽證會前最后一次集體調研,有消費者代表表示———

  “出租車公司管理人員的費用支出不合理,平均每人每月2萬元,有點過高!”消費者代表牛志遠接受采訪時表示,出租車公司的成本多少應由第三方機構調查或認證。

  昨天,在出租車漲價聽證會前,北京市發(fā)改委組織最后一次集體調研,地點選在規(guī)模相對較大的銀建汽車公司。發(fā)改委、交通委以及交通運輸管理局等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到會,20余名聽證會代表參與,其中8名消費者代表分別就各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詢問、了解。
 

  消費者代表:

  管理人員每月費用2萬是太高還是虛標?

  發(fā)改委下屬的統(tǒng)計調查大隊對25個出租車公司的運營情況進行統(tǒng)計、加權平均后給出報告。報告顯示,刨除出租車購買成本分攤、車輛保險支出、為出租車司機上的五險一金和各種福利以及管理人員費用,出租車公司的利潤微乎其微。

  這是一份論證出租車漲價必要性的材料,因為成本居高不下,“份子錢”沒有下調空間,提高出租車價格,增加司機收入,才能調動出租車司機的積極性,解決“打車難”的問題。

  但對這份出租車公司運營成本構成報告,消費者代表牛志遠當場提出質疑:“出租車司機和管理人員按照34:1的比例計算,出租車公司管理人員每月的費用支出是2萬元,如果屬實,這個費用太高了。如果屬實合不合理?如果不屬實,就是造假。”

  牛志遠質疑說,這個調查報告是否應該交給社會上的第三方機構做,或者由會計師事務所認證?

  張瑾代表也關注出租車成本問題,她詢問了出租車初次購買的價格和折舊問題,詳細了解后記錄在本子上,為后續(xù)調研積累素材。

  發(fā)改委和聽證會代表有共識:

  漲價不是*10手段

  消費者代表陳鵬調研中印象最深的是,不僅消費者代表,包括發(fā)改委官員、出租車企業(yè)負責人、出租車司機等各方均有一個共識,就是“漲價不是解決打車難的*10手段”。

  張瑾代表在微博上向網(wǎng)友征集意見。名為“把劍長歌”的網(wǎng)友認為,“調價和緩解打車難沒有必然聯(lián)系,提高管理水平才是關鍵。”

  網(wǎng)友“王dergirl”說:“為什么在出租車漲價的背后還有這么多待解決的問題沒有解決,譬如份子錢、交通擁堵、私家車擁有情況、油價等等。那么用調價真的能解決這些問題嗎?”

  發(fā)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相關的調研、配套解決方案均在制定中,解決“打車難”將要出“組合拳”,通過經(jīng)濟杠桿調節(jié)只是解決問題的一個辦法。例如,出租車市場準入、經(jīng)營模式等問題均需要人大立法解決,這些都在論證、調研中。
 

  對話

  我肯定不是“托”

  對話人:消費者代表王家喜

  消費者代表王家喜去年參加過電價上漲聽證會,當時他同意了漲價方案;此次,他第二次成為消費者代表參加出租車漲價聽證會,仍是同意漲價,有消費者猜測,他是不是“托”?昨日,王家喜代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說法予以否認。

  記者:您第二次參加聽證會,兩次您均表示支持漲價。有人擔心您是“托”,您怎么看?

  王家喜:我承諾,我肯定不是“托”。漲價的事情應辯證地看,油錢從4元漲到7元多,成本上升是不爭的事實,適當漲價有利于提高出租車司機的積極性,否則都沒人開出租車了,消費者也有損失。

  記者:您今天調研有什么成果嗎?有沒有改變支持漲價的想法?

  王家喜:我早晨開車到發(fā)改委辦公地點集合,短短6公里路,行駛了70分鐘。如果按照新漲價方案,低速行駛每5分鐘按照2公里計費,以方案一的2.3元/公里計算,每分鐘支出1元左右。早高峰擁堵時,乘坐出租車的費用恐怕要翻倍。我對這點有些擔憂,如果堵車超過10分鐘,乘客恐怕要下車了,對出租車司機和乘客都未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