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指的是人民幣要走出去,為全世界的資本市場所接受。這就需要人民幣的匯率由市場來定,如果完全是在央行控制下的人民幣匯率,對人民幣國際化是不利的。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
  這次改革主要是就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價機制做的一次調整,調整以后,整個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我們認為,一個市場化的機制更有利于長期的穩(wěn)定。
  人民幣匯率總的來說是在央行管理下的浮動匯率,以往央行在管理人民幣匯率方面是比較強勢的。這次央行主動降低匯率,往市場靠近,說明央行在管理方面有所松動,讓匯率回歸市場。
  人民幣國際化主要受兩個原因推動,一個原因是中國產能過剩,國內市場消耗不了那么多,所以通過人民幣國際化,讓產品外銷更加順利。第二原因就是中國現(xiàn)在有大量的外匯儲備,中國資本[0.00%]蓄勢待發(fā),這也要求人民幣的國際化?,F(xiàn)在歐洲經濟面臨困境,正是中國企業(yè)去歐洲收購資產的機會。
  人民幣升值時代結束不意味著貶值時代開始
  人民幣從2005年匯率改革開始,一直都在升值,現(xiàn)在主動貶值,可以說升值時代結束了,因為經過10年的升值歷程,人民幣的國際供給和需求基本上平衡了。換句話說,人民幣在2005年時的價值是明顯被低估了,正因為被明顯低估了,人民幣才要升值。升到2015年,以現(xiàn)在的情況看,已經不再被低估。
  但并不意味著貶值的開始,就是說達到了均衡點了,接下去就是由它自由波動了,人民幣匯率會在一個合理的區(qū)間里波動。
  人民幣匯率實際上指的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這是由央行制定的,但其實很片面。因為美國并不是我們*5的貿易伙伴,中國*5的貿易伙伴是歐盟,對于外貿企業(yè)來說,重要的不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而是人民幣對歐元的匯率。
  從歷史上看,人民幣對歐元升值很多,對美元升值是非常緩慢的,每年升2%、3%,這兩年基本沒動過,但是因為美元對歐元不斷升值,因此看上去雖然人民幣對美元是不變的,但人民幣對歐元的升值幅度就相當于美元對歐元的升值幅度,前幾年1歐元差不多可以換10元人民幣,現(xiàn)在連7元人民幣都不到。這一次的人民幣貶值,對那些和歐盟做生意的外貿企業(yè)來說,無疑是非常好的消息。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
  最近國有企業(yè)、民營企業(yè)等各種企業(yè)走出去的步伐很大,對外投資力度很大,所謂ODI,我們還有一帶一路的建設,有些投資也用了一部分美元。美元少了3000多億,大家別忘了還有一個匯率的變化,這一年以來歐元和日元等其他貨幣兌美元都貶值了很多。
  對個人來說,除了考慮匯率,還要考慮利率。因為現(xiàn)在如果把人民幣換成美元,美元的利率基本上是0,但是人民幣理財產品會有收益,此時是選美元還是選人民幣就牽涉到貶值的速度和幅度。比如說,一年人民幣對美元貶值2%,但是人民幣理財產品的利率對美元超過2%,那還不如持有人民幣,再說還有交易成本。但如果說你買的理財產品一年只有5%的收益,但是人民幣一年對美元就貶值5%,那樣當然還是美元更合適。
  人民幣貶值不影響外國資本的長期進入
  影響樓市和股市的主要是資本的跨境流動,從長期來看,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展開,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樓市和股市都會受到外來資本的影響。資金可能會往外走,外來資金流入中國,這都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步驟,長期來看樓市和股市會受到外來跨境資本的影響,但是很難說影響是好還是不好。
  作用于樓市和股市的跨境資本流動,我們把它稱之為熱錢,央行并不關心。央行關心的是長期資本,因為不管怎樣,中國經濟7%的增長率,雖然是歷史低點,但是全球來看還是高的,所以就長期資本來看,中國仍然是投資的好選擇,并不在于它的匯率波動怎么樣。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
  關于資本流動,我想一個有彈性的匯率更有利于讓資本流入流出更加平穩(wěn)。說起來,有的朋友還覺得有點理解不了,還是我強調的那句話,匯率要是固定不動的話,表面上是穩(wěn)定的,但實際上它在積累矛盾和不均衡。有一個有彈性的、比較靈活的匯率機制,實際上是資本流入流出的穩(wěn)定器,其實企業(yè)、居民、市場都很聰明,它是匯率的自動調節(jié),大家的預期也是自動調節(jié)。
        本文來源:鳳凰國際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