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股市收盤后,饒有興味的看了一篇科技融資報道。
  UBER創(chuàng)始人兼CEO卡蘭尼克接受新浪科技[*{7}*]采訪,說UBER中國融資仍在進行,而且12億美金已經(jīng)到賬,百度[微博]參與本次融資??ㄌm尼克沒有說出其他投資機構名稱,只是說這些融資全部是中國資金,未來可能有國字頭的中國投資方加入。
  UBER中國融資,一直是個很熱的融資事件。綜合各方面信息,UBER中國本次融資之估值可能高達80億美金。
  這是個有意思的消息。最近幾個月,有好幾個浙江企業(yè)家陸續(xù)咨詢過我,如果有投資渠道,是否應該投資UBER。他們說,投資頂級美國知名企業(yè),預期回報也許非常之高,畢竟UBER是全球*9打車平臺,估值從0到500億美金僅用了區(qū)區(qū)幾年而已,上升空間還很大。還有傳UBER幾年可能在A股或港股上市。
  對于這幾位企業(yè)家的熱情,我只能提個醒:首先要搞清楚,UBER中國不是UBER全球,雖然聽著很像;其次,對UBER這么一家每年燒掉數(shù)億美金的美國企業(yè),要多多慎重。
  據(jù)說,UBER中國,是UBER首次在美國之外,以國家為區(qū)域設立的單獨實體,由本土團隊運營,有本土資本參與的一家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按照美國科技記者莎拉•蕾希的描述,UBER中國和UBER是兩回事,前者被認為是一家“廉價版UBER”而已。UBER中國沒有CEO,真實融資可能較為困難(由于缺乏機構投資人下單,曾有報道推測UBER全球會拿出資金來直接支持UBER中國,是其實際*5投資人),融資對象是中國富人而非中國金融機構,等等。
  就算UBER中國融資到手順利又如何?昨天,彭博報道,UBER中國的*5競爭對手,滴滴快的,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大約30億美金。據(jù)傳,投資人除了軟銀和中國平安(28.88,0.00,0.00%),還有北汽集團和中投公司。當然,阿里和騰訊在其中也有共同利益。
  看來,UBER中國即使足額融資到手,仍將面對子彈充足、股東團隊強大的滴滴快的。想要繼續(xù)用高倍獎勵司機的燒錢策略贏得領先市場占有率?一點沒有看到盡頭的意思。不需要一個統(tǒng)計學學位,誰都能看出這種燒錢策略根本不可持續(xù)(筆者所在杭州,UBER曾持續(xù)給予3倍車費回報給UBER司機,以爭取大量司機注冊)。如果真如UBER宣傳所說,明年擴展服務到100個中國城市,那這次所謂12億美金融資恐怕不夠燒幾個月的。燒錢戰(zhàn)打下去,那UBER中國不知要需要多少資金儲備,對股東而言,可能是個無底洞。
  燒錢沒什么,燒錢效果還嚴重令人存疑。實際上,如何利用UBER中國的營銷政策,捏造叫車記錄以套取補貼,杭州司機們是駕輕就熟的。這導致UBER中國的叫車虛假率相當之高。杭州一地如此,全國其他城市的UBER司機亦然。
  今年3月,微信封殺了UBER,理由是誘導關注,雖然UBER抗議,但據(jù)說迄今騰訊也沒有什么回應。失去5億中國人使用的微信入口,對一家提供日常交通服務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而言,后果相當嚴重。相信只要有機會,滴滴快的以后還會繼續(xù)運用各種手段,發(fā)動股東力量來削弱和打擊UBER。
  UBER有個值得一提的“政治”問題。去年底,它聘請了中央情報局前局長、美國前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來負責UBERmilitary(軍隊)的生意。去年8月,《華爾街時報》曾報道提過,UBER的高級副總裁埃米爾邁克爾,將加入美國國防部國防商業(yè)委員會,任顧問。值得討論的問題來了:一家具有美國軍方背景的美國公司,正在為中國城市交通網(wǎng)絡提供日常服務,中國政府和軍方會怎么想,會怎么辦?
  說白了,對于中國某些部門而言,UBER是一家“政治性值得商榷的美國公司”。如果有中國大型國企、央企考慮投資UBER的中國分支機構,其黨委領導恐怕有必要再重新審視下管理層的投資邏輯。
  也許,UBER全球之所以為UBER中國如此賣力融資,只是為了給美國投資人證明它已成功進入了全球潛力*5的共享用車市場。但可惜的是,在這個巨大市場中,已經(jīng)有了絕對領先的滴滴快的,其股東團隊更有著海量資金和壟斷性的社交和支付品牌。有一篇美國博客文章認為:進入中國,只是UBER用于全球持續(xù)融資燒錢的障眼法手段,它很難贏在中國。
  Uber投資人克里斯-薩卡曾嘲笑知名投資人卡爾-伊坎投資Lyft(UBER的同類型競爭對手)的決定。薩卡表示,美國市場只會有一個UBER贏家?;闹嚨氖?,這個判斷,放到中國也是成立的:在中國,除非滴滴快的犯下致命錯誤,否則UBER中國沒戲。
  值得所有浙江富豪及全國富人們注意的是,8月底,美國舊金山一名聯(lián)邦法官同意,將原本3名UBER司機起訴UBER的案件,升級為集體訴訟。這一訴訟如果發(fā)展下去,將涉及加州16萬UBER司機的身份到底是“UBER雇員還是獨立承包人”。其他州的法官很可能也會效仿。
  這一案件如果敗訴,也許會徹底動搖UBER等一大批“分享經(jīng)濟”公司的商業(yè)模式,并大幅度提高其各種運營成本。估值模型關鍵參數(shù)的改變,對一家估值已高達500億美金的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而言,后果不堪設想。
  不敢置信?那請大家去登錄下著名科技網(wǎng)站wired.com,9月1日下午,一直跟蹤UBER法律訴訟的戴維奧爾巴就此集體訴訟案更新了長篇博文:Judge:CaliforniaDriversCanGoClass-ActiontoSueUber。
  看來,浙江富人們,即使有合適渠道,也應對UBER的各種增資案反復斟酌,三思再三思。中國大型國企或央企,更應當對動用大量國有資金投資這么一家背景特殊的“美國”企業(yè)備加慎重,充分考慮各種后果,再行定奪。
         本文來源:新浪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