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俗語達人”朋友。每次說起什么事的時候,都要帶上一兩句俗語當做總結或者佐證。這種方式確實挺有效,那些深刻的道理用從小耳濡目染的俗語說出來,顯得格外平易近人又方便理解。
  這大概就是俗語的力量,短小精悍,話糙理不糙,又是前人豐富的經驗淬煉出來的句子,給人的感覺非??煽?、值得信賴。
  直到后來有一天,朋友調侃自己公司財務部的某個小會計時,出了個不大不小的“意外”。她說那小會計每天上班都不做事,下班前一個小時心急火燎趕工,遇到要交報銷單而有人沒交的時候,她就會沉著一張臉怪別人不抓緊時間。
  “那她自己之前在干什么呢!一個小會計平時能有什么可以忙的?不就是算算賬嗎?”朋友點評道,“這做財務的人都這樣,懶散、不求上進、自己沒效率還喜歡怪別人。天下烏鴉一般黑。”
  話音一落,另一位朋友不高興了,她就是那個“一般黑”的財務行當?shù)囊粏T。
  據(jù)我說知,這位財務朋友工作時勤勤懇懇,忙季從不抱怨,淡季還去高頓財經報了CPA的培訓班自我充電補足。最近又成了個小組Leader,在公司里口碑非常好。如今被那位俗語朋友無緣無故“連坐”,心里自然不高興。
  那天聚會后我與財務朋友同路,兩個人聊起這件事,她釋然說有自己對俗語本身并不反感,可是工作了這么多年下來,卻發(fā)現(xiàn)有不少用在別處可以“形象生動”的俗語,一放到財務行業(yè),卻變成了一種誤導,阻擾了財務人的成功之路。
  天下烏鴉一般黑
  誤導:一竿子打死一船人。
  就像是俗語朋友那樣,一聽說財務人就是懶散、不求進取。其實財務這個行業(yè)人數(shù)眾多,自然容易良莠不齊。我見過渾水摸魚的會計,也見過勤勤懇懇的財務主管,只能說認真與否和財務沒有關系,看的還是個人。
  也有人認為能管著公司的賬,大概都是要有點關系背景的,所以不少財務人在發(fā)現(xiàn)自己好幾年都得不到升遷時,就覺得自己輸在了關系上。殊不知的工作中“關系背景”雖然是助力,卻并非全部,有能力的人總能有發(fā)展,你若能有CPA等過硬證書在手,公司還會只給你做個小財務么?
  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多
  誤導:墨守成規(guī),不與時俱進。
  此句和“天下烏鴉”那句結合起來領會,感受更佳。
  具有相同殺傷力的還有“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多”等,都是倚老賣老、論資排輩的存在。雖然說在財務行業(yè),越老越是經驗豐富,但是并非所有老財務人說的話都是對的。
  有那么一群“資深”的財務人,她們工作了幾十年,依舊在大辦公室里做著和新人們差不多的工作,也許她們更加懂得公司的各種規(guī)則,卻創(chuàng)造不出任何業(yè)績和新成果。因為這類人只顧眼前的工作,缺乏思考,也不關心財經類的新聞消息,更別提自我充電、進修以提升能力、擴充知識面了。
  這類老財務人的經驗之談你可以聽,比如公司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流程、業(yè)務特點等。但是不能全信,比如沒有關系不可升職、財務只要管好賬就行了別想太多、工作要安穩(wěn)別折騰之類,就當做耳邊風聽過就算吧。
  機會面前人人平等
  誤導:成功者給失敗者的“安慰”。
  機會這種存在,一定是有失偏頗的。因為機會本身就是給那些掌握某些資源或者能力的人準備的回報。比如在同一個財務部門里要提拔一個人做小組組長,表面上只要在這個部門里的財務人就統(tǒng)統(tǒng)都有機會??墒窃跅l件上,一個已經考取了注冊會計師,做過不少有成效的項目;一個不僅不充電,大學里學的東西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平時工作項目參與度不夠,預算報表也做得很馬虎。
  那么作為領導,會如何選擇呢?能真的人人平等嗎?若真平等了,那才是不公平。
  人挪活,樹挪死
  誤導:跳槽了就能有發(fā)展。
  幾乎每一個財務人都知道,這個行業(yè)里是越老越吃香,年輕的財務人空有青春抱負卻沒有能力經驗,自然比不得那些穩(wěn)重、經驗豐富的資深財務人。就連CPA的考試和證書獲得,都是需要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年限的,也從側面論證了這一點。
  但是很多財務人都沒有意識到,即便是財務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產業(yè),其財務工作也會有不同?;ヂ?lián)網公司的財務工作側重和重型機械企業(yè)的財務工作側重能否相同?如果你輕率地因為工資低等原因而跳槽,去了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那么你的財務工作又要重新上手,如同一個新人。
  “人挪活,樹挪死,財務人挪或死或活。”在你發(fā)現(xiàn)自己工作上沒有發(fā)展時,不妨先從自身出發(fā)考慮,是方法不對,還是知識不夠,等到自身全部完善了,再考慮是不是公司的問題,最后思考跳槽,而跳槽也*4選擇業(yè)務相近的公司。
  各掃門前雪
  誤導:太過看重個人,卻忘了團隊的價值
  掃凈門前雪確實非常重要,自己的表單都沒有填完、數(shù)據(jù)都沒有錄入、預算也沒有完成的時候,你還是別想著要幫這個、幫那個的了。但是當你個人的業(yè)務確實已經完成得差不多了,而他人也確實需要幫助時,能出手就出手吧。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在未來是否會和這個人合作一個項目,她是否會在有一天因為你的幫忙而拉你一把。
  友誼*9,比賽第二
  誤導:中庸之道,你若信了,那就輸了。
  你都已經在競爭、比賽了,還談什么友誼*9?
  爭總是要爭的,否則比賽就成了形式主義的工具。就好比說兩個同等級的財務人競爭一個Leader的位置,你會真心想要因為友誼而放棄競爭或者在競爭中“放水”嗎?你難道不想憑借這樣的機會證明自己確實有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嗎?與其要說友誼*9,不如說堅持公平更為妥當,用工作能力說話,而非拉幫結派、暗箭中傷。
  ▎本文作者Esther,來源高頓網校注冊會計師。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注冊會計師”(gaoduncpa),專業(yè)的cpa考生學習平臺與職業(yè)發(fā)展平臺,包含*7的考試資訊,最全的備考策略。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