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的價格,通常是CPI的晴雨表。但是最近蔬菜價格輪番瘋漲,向我們證明“吃素的”有時也不是好惹的。
  炒股不如炒蒜,一手將這輪瘋狂再次推向極致的幕后投機者們,又在這出舞臺劇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蔬菜的價格飛上了天
  近來,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大蒜、生姜、大蔥等菜品,價格坐著直升機飛上了天。
  只不過是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大蒜的價格就漲了一倍不止,價錢從每斤兩塊左右漲到了四塊多,而且近期仍然還有繼續(xù)往上攛掇的勢頭。
  這大蒜價錢漲上去了,不光是這種蔬菜本身身價跟著上去,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成本,也同樣會影響到下游的餐飲服務行業(yè)。
  哪種蔬菜作為原材料的價格飚上去,飯店餐館里的菜品價格也要同步跟著漲,總歸是要維持一個成本均衡的,而且也給了飯店老板們看似十分正當的漲價理由。
  當然,不少業(yè)內人士分析,貨幣量增發(fā)、城鄉(xiāng)人口結構變動引發(fā)的需求變更等因素,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為此次大蒜價格暴漲的歸因,同時,天氣等因素扮演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今年1月份持續(xù)的強寒潮天氣,使得南方的蔬菜供應量緊缺,頻繁的雨雪天氣的加劇,又導致交通運輸條件的不順暢,這就讓本來就緊缺的蔬果品類更加走俏。
  只要市場是有機可圖存在套利空間的,就會有狂熱的投機分子冒出水面。如果能夠在這股勢頭之前就敏銳地嗅到發(fā)財氣息的,可能至此一筆便會賺到聲名大振。
  08年因炒大蒜而一時名聲大噪的傅海棠便是如此,他在3個月不到的時間里,用30萬搏了600萬,投資回報率2000%。
  炒蒜的玩家操碎了心
  從價格保持最初穩(wěn)態(tài),陡然打破穩(wěn)態(tài)后迅速暴漲,這中間供求失衡的短暫縫隙期,便成了不少投機客們“蠢蠢欲動”的機遇期。
  高頓財經CFA研究中心的袁杰指出,大宗商品等期貨波動幅度比較大,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由此帶來的利潤也是巨額的。這里面不乏一些資金抱團、人為炒作、操縱價格的現象,和炒股被套牢有的一拼。
  炒蒜本質也是一種賭博,一邊是賺錢很容易的欲望驅動,一邊是隨時都會觸礁暗藏船毀人亡的危險。
  據媒體報道,組團炒蒜的人,一般都是行業(yè)內的大戶,很懂大蒜產業(yè)鏈運作原理和買賣周期。從一開始種植到最后市場上的售賣,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刀尖上的豪賭。
  就大蒜這種蔬果而言,要想控制住市場信息,自由操縱市場價格的,體量得先上去,大范圍鋪開種植,再小范圍人為集中。
  這個過程中,少數手中握有資金優(yōu)勢的大玩家,自然免不了抱團行動,進而牟取更大的利益。
  炒蒜、賭蒜,本質上還是高風險的投機套利行為,很容易讓人一步一步越陷越深,難以自拔,從而賭盤上的籌碼押得越來越大,最后到了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的程度,很可能一把就全部賠光。
  玩得起的,輸光了退場或擇機重來;玩不起的,留下一句“蒜你狠”,跳樓喝藥自殺的也有。瘋狂的蔬菜這出華麗上演的戲劇背后,隱藏的無不是瘋狂的人性。
  ▎本文作者葉莉,來源高頓網校。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號“高頓網校”(gaoduneclass),滿滿的會計實務干貨,免費網課隨心聽。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轉載請保留此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