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周其仁出席中國經濟50人論壇與清華大學主辦的長安講壇,其演講主題為“中國城市化的下一程”。
如今頻繁提起的樓房高庫存問題是否可以歸結為前幾年城鎮(zhèn)化大規(guī)模發(fā)展的遺留后果之一?現在的“去庫存”可以說是為了解決當年的后遺癥嗎?針對鳳凰財經記者拋出的問題,北京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周其仁給出肯定答復,“是的,現在去庫存就是為了解決這個遺留后果。這就是政府、開發(fā)商要一起承擔投資損失,把價格降下來。如果價格合適,天下就沒有庫存一說。在過程中,可能會把農民吸引進來,以后再加上完善的配套設施等,去庫存或許可以成功。”
在去庫存問題上,周其仁繼續(xù)指出,現在三四線城市去庫存還需要再觀察判斷,有些縣被逼到沒辦法了,就會開始做些事。他以鄂爾多斯為例,之前有很多爛尾樓,都是收了農民的房,但修到半路沒錢了,農民原來的地交出去了,新房又爛尾,就跟政府鬧。鄂爾多斯政府就想到辦法,將修建社會保障房的資金挪過來,跟地產商討論協議,注入社會保障房資金,把爛尾樓修好,然后農民再搬進去。“沒有事情是一帆風順的,就跟當年搞工業(yè)一樣,中國沒有經驗,所以這些問題都是有一個試錯總結經驗的過程。”周其仁表示。
而與此對應的是,人們紛紛擠向對擁擠、昂貴、空氣質量糟糕、壓力巨大的大城市。周其仁在演講中指出,這就要理解城市化集聚和密度效應。需求聚集導致分工深化;人口集聚則會降低信息成本,節(jié)約基礎設施投資;知識生產依賴多樣化人才集聚;集聚還降低高度分工與技術進步帶來的風險;同時,以空間緊湊節(jié)約時間成本,這一切導致的就是高密度聚集創(chuàng)造更高收入、更多機會。居民自然會傾向于流入大城市。
因此,在這一分析基礎上,針對中國城市化的下一程是繼續(xù)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實現集聚,還是會擴散到中西部等區(qū)域的問題,周其仁表示,跟著規(guī)律走,這個規(guī)律就是人往高處走。在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qū),即使減去比較高的生活成本,剩下的收入還是比較高。“2014年上海的人均居民收入是整個貴州省農村居民凈收入的8倍多,這個收入的差距擺在居民面前,就是一個流動的趨向。”
當然,往中心地區(qū)去,成本會相應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這種流動就會停止。但這種趨向是行政力量擋不住的。周其仁指出,北上廣的所有市長、市政領導、居民大概沒有一個會贊成城市聚集發(fā)展,他們都會說城市已經太密了,你不要來了。“但是城市不是已經在城市立足的居民的興趣,它是那些還沒有進城的人的興趣。人往高處走,只要收入差距大,這個流動趨勢就很難抵抗。”
但是人也不會一下子全往北上廣涌,種種限制條件比如工作技能、生活成本等就會起到篩選作用。周其仁表示,北上廣深想要保持人口的恰當增長,就不要動不動就管物價,因為物價是恰當地擋住人的自然手段。我們一方面說城市超載了,一方面又出臺各種文件打壓各種價格。“北上廣深壓價格是什么訊號?就是歡迎人來的訊號。”
周其仁最后總結認為,城市化的上一程,就是以擴城造城、城市蔓延為特征;而城市化的下一程,應該以緊湊來對沖,集聚為先、人氣為王、便利為重,讓更多城鄉(xiāng)居民享受更積極活潑的都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