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頓網校友情提示,浙江會計實務知識點學習更多的知識點和學習內容,有助于更好的勝任和做好會計工作:
  就央視批星巴克咖啡高價問題,本人*9個反應就是都市場經濟了,價格“解放”了,難不成還得搞出一個計劃定價來。后來,記者進一步告訴我,說央視痛批星巴克成本不足4元的咖啡卻賣了27塊。我對《新京報》的記者說,估計是央視將咖啡豆的成本當作全部成本了,據我的常識判斷,星巴克一杯咖啡的成本不可能不足4元。
  下面,我想結合星巴克高價咖啡的相關情況,給大家談談我對價格、成本以及利潤的看法。
 
  1.商品的定價并不簡單取決于成本,它更依賴于其稀缺性和市場認可度。
        我認為,除非是涉及到民生的壟斷企業(yè)需要進行價格管制外,在自由市場中競爭的企業(yè),價格應由其供求關系來決定。中國有句古話“物以稀為貴”,我們的老祖宗很聰明,這相當于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中所強調的“決定價格的并不是成本而是其稀缺性”。當然,現(xiàn)在地球都“扁平”了,星巴克咖啡談不上稀缺性,但它的價格絕對不是先預設一個“利潤”,然后根據“價格=成本費用+利潤”公式來決定,這種思維就是反市場的思維,現(xiàn)實中,一個企業(yè)是根據自己有多大的定價空間,然后扣除成本費用,得到利潤的。否則,一家企業(yè)要是虧損了,難不成它是先預設了一個虧損額,然后再定出一個虧損價,這不是貽笑大方嗎?在市場經濟中,大家都狠不得多賺點錢,但只有通過市場檢驗了,得到了市場認可,才有利潤,并且市場認可度高才有高利潤。相反,它得不到市場認可,就要流血甩貨,就要虧損了。
  2.會計上的成本概念與記者眼中的成本甚至與我們日常生活中談論的成本有很大區(qū)別。
        讓央視記者憤怒的是,憑什么星巴克一杯咖啡的成本不足4元卻要賣27元。在他的眼里,星巴克的成本只包括了咖啡豆的材料成本,真是既缺少財務知識也缺乏生活常識啊。難道星巴克做生意不要花費租金、不用物流倉儲、不用廣告、不用水電氣等支出。從財務學角度講,一杯咖啡的成本就是它的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制造費用,所謂的制造費用,它包括產品生產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其余一切生產成本,主要包括企業(yè)各個生產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fā)生的一切費用。而那些非制造成本即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則直接從當期損益中扣除。當然,在老百姓的眼里的“成本”,就是從賺了他多少錢的角度出發(fā),一杯咖啡的成本就是它的售價扣除利潤的部分。我對星巴克一杯咖啡的財務概念上的成本并沒有具體測算過,現(xiàn)根據星巴克在中國/亞太區(qū)的營業(yè)利潤率32%,由營業(yè)毛利率=(銷售收入-營業(yè)成本)/銷售收入×100%進行推算,一杯星巴克咖啡財務意義上的營業(yè)成本大約為18.36元,一杯咖啡形成的營業(yè)利潤也就8塊6毛4分,在老百姓的眼里,18.36元的營業(yè)成本還要再加上那些期間費用,才是這杯咖啡的成本,這樣算來,凈利潤也就2、3塊錢,這其實根本就談不上暴利。
  3.總的來說,只要一個行業(yè)是開放的,政府沒有設置一些準入門檻,那么,我們基本上就可以說這個行業(yè)的價格是正常的,所賺取的利潤也是合理的。
        因為如果存在超額利潤的話,市場這只無形之手會讓它朝“供需均衡”方向發(fā)展,最終價格和利潤都會趨于理性。央視與其指責星巴克咖啡所謂的“高價”,還不如多用點精力調查一下這杯咖啡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這方面,你想怎么監(jiān)督就可以怎么監(jiān)督,我想,老百姓會拍手支持的。
  另外,我想談談我個人對一杯27元星巴克咖啡的感受。反正,我是很樂意為享用這杯咖啡付賬的。想想看,有一個免費蹭網的地方多好啊,環(huán)境也不錯,關鍵是去那里看書、約會、討論問題都不需要交納租金。并且去喝不喝這杯咖啡,決定權還在我自己手中,因為咖啡并不是我的必需品,我沒錢的時候,完全可以不去買這個單。你們去管一個自由競爭行業(yè)中的企業(yè)定價和利潤水平是多么可笑啊。你們應該多關心與老百姓民生相關商品的價格,這些價格才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比如房子是剛性需求,不能不買吧,無論你是白領還是藍領還是其他什么領,如果沒有房子,可能連個女朋友都找不著,或即使戀愛談成了,你也結不了婚,你可能有錢泡10年的咖啡館,但你真的也可能買不起北京一個廁所大地方,跟這比起來,咖啡貴嗎?至于藥品的價格,我就不多嘴了,免得大家內心悲涼。
  最后,我想告訴央視,星巴克出售一杯咖啡還有這么高的利潤率,這是一家優(yōu)秀的企業(yè)。我們國家就應該多多培育這種賺錢的企業(yè),為老百姓提供就業(yè)崗位,為國家增加稅收,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