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投資分析理論的發(fā)展與演變
要點一(道氏理論)
1.創(chuàng)始人:查理士?道,在1900---1902年擔任
《華爾街日報》總編輯期間發(fā)表了許多關于股價變動情況的文章和評論,基本確立了技術分析的總體思路,奠定了技術分析方法的理論基礎,也因而成為最古老、最著名、最有生命力的證券分析理論。
2.提出者:《華爾街日報》記者,在《投機入門》一書中率先提出“道氏理論”這個名詞。
3.出書者:該報總編輯漢米爾頓(1922),在《股票市場晴雨表》一書中對道氏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闡述。
要點二
(股利貼現(xiàn)模型)
1.理論基礎:費雪(1906)在《資本與收入的性質》一書中提出的資本價值理論,完整描述了資本與收入和價值的關系,認為資本能帶來一系列的
未來收入,因而資本的價值實際上就是未來收入的貼現(xiàn)值。
2.理論提出:威廉姆森(1938)提出了公司(股票)價值評估的股利貼現(xiàn)模型(DDM),為定量分析虛擬資本、資產(chǎn)和公司價值奠定了理論基礎,也為證券投資的基本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根據(jù)。
3.基本觀點:股東投資的目的就是以現(xiàn)金股利的形式從公司獲得回報,股票價值就是現(xiàn)金股利貼現(xiàn)值。
要點三
(波浪理論)
1.理論基礎:道氏理論。
2.理論提出:艾略特(1939)提出了證券分析的
波浪理論。
3.基本觀點:與經(jīng)濟一樣,股市行情也有周期,一波行情通常有8個過程,新周期也遵循上述模式。
4.后期發(fā)展:此后,形態(tài)理論、切線理論和指標理論相繼被提出。
要點四
(投資組合理論)
1.理論提出:哈里?馬柯威茨(1952)。
2.理論地位:號稱“*9次華爾街革命”,首次采用均值.方差模型衡量收益風險,標志著現(xiàn)代金融投資理論的開端,該理論的提出者于1990年獲得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3.理論基礎:凱恩斯(1936)、??怂?1939)所提出的“風險補償”的概念:馮?諾依曼(1947)應用預期效用的概念提出了解決不確定性條件下決策選擇的方法。
4.核心思想:解釋了為何“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說明了如何根據(jù)有關信息進一步實現(xiàn)證券市場投資的*3選擇,從而解決了投資決策中投資資金在投資組合中的*3化配置問題。
要點五
(資本資產(chǎn)定價模型)
1.代表人物:威廉?夏普(1964)、約翰-林特耐(1965)、簡?摩辛(1966),威廉?夏普與哈里?馬柯威茨于l990年獲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2.理論基礎:馬柯威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3.理論發(fā)展:提出了單因素模型并發(fā)展了多因素模型。
4.主要貢獻:解決了金融資產(chǎn)的風險定價問題,并為確定股權資本成本提供了重要依據(jù),從而成為現(xiàn)代金融投資理論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
要點六
(套利定價理論)
1.理論提出:史蒂夫?羅斯(1976)。
2.理論基礎:單因素模型與多因素模型。
3.基本思想:套利活動與無套利均衡分析。
4.主要貢獻:突破了CAPM不現(xiàn)實的假設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