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是企業(yè)領導了解企業(yè)財務狀況的主要途徑,同時也是企業(yè)財務人員參與企業(y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財務分析必須達到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報送及時、預測準確、措施得力等目的,讓大家可以清晰的了解企業(yè)的運行情況,從而針對‘癥狀’,做出相應‘診治’措施。那么,會計人員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需要走出哪些‘沼澤地’呢?
  一、‘八股文’,文章格式化。
  每一個時期的財務分析,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應有自己的特色。內容上的重點突出、有的放矢,形式上的靈活、新穎、多樣,是財務分析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首要條件。形式呆板,千篇一律,甚至抽換上期指標數據搞“填空題”似的八股文章,是財務分析之大忌。
  財務分析的專業(yè)性本來就強,若其形式上再呆板、內容再千篇一律,其可讀性必然弱化。久而久之,財務分析勢必變成可有可無的東西。要使財務分析煥發(fā)生機和活力,并充分發(fā)揮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的職能,其內容和形式都需要進行一番刻意求新、求實。
  在標題上,不能只拘泥于“×××單位××季(月)財務分析”這單一的格式,可靈活地采用一些對當期財務狀況進行概括的濃縮的對偶句作為主標題,也可引用一些貼切的古詩來表述,從而使主題精練,一目了然。在表述手法上,可采用條文式敘述,也可穿插表格說明;可采取三段式(概況、分析、建議),也可邊分析、邊建議、邊整改;分析既可縱向對比,也可橫向比較??傊攧辗治霾粦心嘤谝粋€模式,搞“萬馬齊喑”。
  二、僅僅是數字的堆砌羅列,沒有詳細生動的表述。
  要分析指標變化,難免會有數字的對比,但若僅停留于羅列指標的增減變化,局限于會計報表的數字對比,就數字論數字,而擺不出具體情況,談不清影響差異的原因,這樣的財務分析只能是財務指標變動說明書或者說是財務指標檢查表的翻版。這種空洞無物、枯燥死板的“分析”,肯定不會受歡迎。
  只有把“死數據”與“活情況”充分結合起來,做到指標增減有“數據”,說明分析有“情況”,且兩者彼此相互印證、補充,這樣才能使財務分析有說服力、可信度,才能使其邏輯性更強,可操作性更大。
  三、面面俱到,泛泛而談。
  財務分析重在揭露問題,查找原因,提出建議。所以,分析內容應當突出當期財務情況的重點,抓住問題的本質,找出影響當期指標變動的主要因素,重點剖析變化較大指標的主、客觀原因。這樣才能客觀、正確地評價、分析企業(yè)的當期財務情況,預測企業(yè)發(fā)展走勢,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建議和措施。那種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做法勢必是“盲人騎瞎馬”,寫出的財務分析要么是筆墨不痛不癢的枯燥文本,要么是羅列現(xiàn)象不知所云的流水賬,充其量也只能是浮光掠影似的情況簡介,這樣文牘似的財務分析對企業(yè)挖潛堵漏、完善管理沒有絲毫價值。
  四、淺嘗輒止,停留于表面現(xiàn)象。
  我們知道,表面良好的指標后面往往隱藏著個別嚴重的缺點、漏洞和隱患,或者是若干難能可貴的某些優(yōu)點被某些缺點所沖淡。這就要求我們既不要被表面現(xiàn)象所迷惑,又不要就事論事;而要善于深入調查研究,善于捕捉事物發(fā)展變化偶然中的必然,抱著客觀的姿態(tài),克服“先入為主”的思想,通過占有大量的詳細資料來反復推敲、印證,來一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加工、分析,這樣才會得出對企業(yè)財務狀況的客觀、公正的評價。如僅在指標的對比口徑上,就要深入調查核實,看其計價、標準、時間、構成、內容等是否具有可比性。沒有可比性的指標之間的對比,只能扭曲事物的本來面目,令人誤入歧途。
  五、專業(yè)味過濃。
  財務分析主要服務于企業(yè)內部經濟管理的改善、經濟運行質量的提高,是為領導當參謀、讓群眾明家底的手段。所以,財務分析應盡量淡化專業(yè)味,少用專業(yè)術語,多用大眾詞匯,力戒矯揉造作、莫測高深;做到直截了當、簡明扼要、通俗易懂。
  六、報喜不報憂。
  真實、準確、客觀是財務分析的生命。要診斷、觀察企業(yè)經濟運行狀況,維護企業(yè)機體健康運行,就應敢于揭短,敢于曝光,這樣才不會貽誤“病情”,才能“對癥下藥”。成績不講跑不了,問題不講不得了。所以,財務分析既要肯定成績,又要揭露企業(yè)中存在的問題;既要探尋影響當期財務情況變化的客觀因素,更要側重找出影響當期財務情況變化的主觀原因。只有實事求是、客觀全面地進行分析,才能有的放矢地揚長避短,興利除弊,從而為企業(yè)的挖潛堵漏、開源節(jié)流服好務。
  七、上報不及時。
  財務分析是企業(yè)領導了解企業(yè)財務狀況及企業(yè)財務人員參與企業(yè)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有效途徑之一,其重要價值就在于其有時效性。企業(yè)經濟信息瞬息萬變,時過境遷的財務分析對企業(yè)改善經營管理的作用將大打折扣。財務分析的上報應與會計報表上報同步,并形成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