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挺經典的段子,說一個人掉海里快淹死了,一艘小船過來要搭救,他說不用,上帝會來救我。小船走了,又過來一艘大船,他依然拒絕上船,說上帝會來救我。結果他淹死了。到了天堂,他生氣地問上帝為什么不救他。上帝說,我派了兩艘船去救你啊。
  這是碗上好的雞湯,它告訴我們,上帝給每個人都留了活路,你之所以倒霉落魄一副死相,是因為有眼無珠,不懂把握機會,辜負了上帝的美意。
  好的,假使你此時正感到快要被公司溺死,而偏巧有另一家公司要拉你上船,你二話不說跳了過去,未幾,卻發(fā)現新公司制度更差薪水更低老板更沒人性。
  你于是哭著說雞湯都是害人的。這當然不對。因為那個故事,還可以有另一種講法。
  比如,那個落水的衰人拼死爬上了*9艘小船,結果那船太小,被風浪掀翻,他還是淹死了。然后他見了上帝,老人家痛心疾首地告訴他:那小船是魔鬼派去迷惑你的啊,我本來派了艘大船去救你,可你居然先上了賊船。
  當然,上帝也可能說,你有手有腳有腦子,干嗎指望我救你?你知道我很忙的?;蛘撸冶鞠刖饶銇碇?,可翻了下檔案,發(fā)現你曾在十二年前的夏天以殘忍手段拍死了一只懷孕的母蚊子,違反了天堂施救條例,所以活該你淹死。
  又或者,上帝拍拍他的肩膀說,你已經修行圓滿,沒必要留在人間受苦啦,現在給你頒發(fā)苦難結業(yè)證書,以后你就是天堂里無憂無慮的小天使啦。
  還可能,上帝捋著花白的胡須以哲學家的口吻道:哥們兒你誤會了,我根本就不存在呀。
  ……
  總之,上帝可以有N種想法,具體哪一種,完全取決于雞湯生產者的心情。而他的心情不代表你的心情,所以,當你落水,而正好來了艘小船,你得自行判斷那意味著上帝的美意還是魔鬼的壞心,或者要自救還是等待上帝,甚至,你要決定要不要相信上帝的存在。
  說到底,你需要的是判斷力。而判斷力是什么?那是一個人智識、心性、眼界、閱歷等等諸多內因的總和,這些東西可不是靠幾碗雞湯能補齊的。
  這幾年,人們對雞湯的態(tài)度有兩個極端——多以年齡和心智的成熟情況分界,低幼者奉其為精神糧食,老成者則聞到味就惡心。而話語權往往掌握在成年人手里,于是越來越多的嘲諷和詬病正將雞湯的美好形象無限拉低。
  其實雞湯本身沒啥問題:它的法力固然有限,但有限不表示沒用,大多時候,它依然能給人激勵和啟迪。問題出在熬湯者身上。有太多人,為了嘩眾取寵,或者謀得利益,把自己打扮成江湖神醫(yī),極力夸大他那碗湯的效用,拿著副不太成熟的藥方,武斷地號稱包治百病,讓人覺得讀了他那本書,甚至那篇文章,就破解了成功的密碼,就參悟了人生,就無敵于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
  事實上,任何一個故事或道理,都只代表一種可能性,也只符合一部分人的處境。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對這人有益,對那人可能就有毒,或者,對今天的你有益,對明天的你就有害。遺憾的是,很少有心靈導師會告訴你自己的理論只對少數人有效,就像很少有醫(yī)生愿意承認自己只能治好少數人的病。
  所以,假使你清醒,就該在所有的故事前面自動加上“對有些人來說”“有些時候”“可能會”這樣的定語。比如,有些人努力就會成功,有些時候應該把握機會,堅持下去可能會看到希望。
  如是,才不會被那些迷魂的雞湯灌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