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這句話是曾國藩所言,雷蒙·阿隆也講過類似的話,他稱之為“介入的旁觀者”。
  5月8日,我“躬自入局”,由旁觀而介入,開出吳曉波頻道,今天,恰逢百日,乃有報告。
  好文章比你想象的走得更遠
  吳曉波頻道的公號訂戶數(shù),在6月8日突破十萬,到百日時為24萬。每周兩個專欄,圖文閱讀率為21%到80%,*6一篇的閱讀量超過20萬,如果加上其他公號和微博平臺的轉發(fā),閱讀量可能需乘以十倍。也就是說,自媒體的文本傳播效率為前所未見,好文章比你想象的走得更遠。
  視頻在愛奇藝每周一期,均集點擊量為84萬,從后臺數(shù)據(jù)看,收視人群約65%為男生,與公號訂戶特征一致,平均收視完成率為14%左右,高于一般娛樂節(jié)目的三到四倍。另一個讓我非常吃驚的數(shù)據(jù)是,87%的人是在移動客戶端收看節(jié)目的,世界真的已經(jīng)“小屏化”了。
  從6月下旬開始,自發(fā)組織的城市書友會出現(xiàn),到百日時,已有三十個城市組建了書友會,其中,九個城市選出了管理員,他們負責各自城市的讀書活動;我特意推薦了“羅伯特議事規(guī)則”給同學們,這是*9次書友會必須共同學習、分享的環(huán)節(jié),在討論任何事情之前,我們應學習如何討論,這是公民民主素質的基礎教育。我原本的讀者年齡應在50后到70后之間,而參加書友會同學的年紀大多為80后乃至90后,這是讓我非常歡喜的。當然,這有巴九靈同學的一份功勞。
  把核心生產(chǎn)權利還給讀者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這是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的特性,所以,頻道一百天的運營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我進行了三次“知識產(chǎn)權實驗”,得失心知。
  *9次實驗是關于商業(yè)化運營。
  7月8日,我發(fā)布“知識產(chǎn)權實驗”*9號,宣布在文章中插刊商業(yè)廣告,“為了讓寫作者寫得更好,首先要讓我們活得更好”,同時,我希望“所有轉載我的專欄的公號、平臺,在轉走文字、圖表和照片的同時,請帶走我的廣告;你們尊重我的工作,其實也是尊重你們自己的工作。”為此我還專門就“開始在專欄中插刊廣告”做了一個投票,7550人參與,約23%反對,7%“愿意付費閱讀,但不愿意看到廣告”,71%“支持這樣的做法”。
  結果是,廣告插刊并沒有引起反感,但“轉載帶走廣告”完全無效。在這一百天里,大多數(shù)公號在轉載文章時會提示出處,但全部剝離了廣告。這種生態(tài)是值得討論的。

 高頓網(wǎng)校官方微信
掃一掃微信,關注*7財經(jīng)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