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的面試和*9輪筆試是用Email形式通知的。我從上午十點起一直守在電腦前,看我的Foxmail每分鐘收一次信,聽著隔壁不時有人歡呼一聲:我收到了。哎,不會吧?!我從大一起就無比向往的普華就這樣走了?直到晚上8點,我的信箱依然空空如也,好不甘心自己就這樣錯過了一家好公司。我坐下來寫了整整兩頁的一封自薦信,細細地敘述了自己的背景經歷和優(yōu)勢,正準備發(fā)送,我的手機響了—————普華的電話來了。我的VIP郵箱居然在這個時候收不了信了!!
“一面”
普華永道今年的筆試是一篇英文作文,題目二選一:你在SARS期間做了些什么和你對自己將來兩年的工作規(guī)劃是怎么樣的(英文)?由于筆試和“一面”通知是一起給的,所以拿到筆試的都有機會參加一面。我的“一面”非???,在普華門口那個四人沙發(fā)上坐了一會兒就被叫去一個小間面試。一名非常和藹的經理拿著我寫的筆試文章就像聊天一樣,很隨便地問起我的教育背景(中文),溫和的口氣就像一位大哥,這讓我原本還有的一絲忐忑都漸漸地消失了:“為什么要選擇這所重點大學?為什么要選擇這個專業(yè)?”談到一半時,忽然切換到英語問到我的實習情況和在學校社團工作的經歷。當然我也立刻換到英語聊起了我在校內外的種種經歷和所得,順便也說起了自己的性格優(yōu)勢還有長處。由于初次經歷大面試,我的語速有點過快,大概前后只有15分鐘。也許“一面”的常規(guī)問題只是對綜合素質的一項考察。
“二面”
很快,“一面”后的第二天,我就接到了普華邀請我去參加“二面”—————著名的Assessment Center的邀請信。
Assessment Center由于其變化眾多的考察形式和高淘汰率,一直是普華永道求職路上讓大家頗為心悸的難關。
那天一早來到普華后,由于已經聽說今年的*9個項目是互相介紹,大家都忙不迭地互相詢問起彼此的學校、系別,想在正式交流開始前領先一步。不一會兒,兩個年輕的HR把我們帶到會議室,為我們介紹面試的流程。
大家都靜心屏氣,面帶微笑,想聽那些前晚在“面經”中都已經看熟的過程時,面試官姐姐笑笑說:想必大家都在昨晚的BBS中看到我們的面試過程了吧,我就簡單地介紹一下……暈啊,原來面試官也搞反偵察,經常來看我們的BBS呢!
AC的*9部分果然是用英語互相介紹身邊的同伴,然后是分成兩組,抽考題五五對辯,最后是每組一個案例,讓組員討論總結出結論并做一個陳述。*9部分可以說只是熱身,但是有一位同學曾經在同伴做介紹時打斷了他的發(fā)言,后來據說被考官建議在別人發(fā)言是要先耐心聽完——看來細節(jié)問題也是不可以忽視的哦。第二部分是五五對辯,辯題是——大學生有沒有必要學二外,我們抽到的是反方。辯論的結果其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在團隊中起到的作用和自己的表現(xiàn)。
我在準備辯論時提出的幾個建議當時被一致否決,辯論時也不屬于辭鋒銳利,能夠起決定作用的領頭羊。案例分析時的案例是閱讀一份奧迪自創(chuàng)業(yè)到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成長歷程,并總結出我們可以從中學習到什么。英語的材料大概有7、8頁。我們從一開始就分工閱讀,然后每個人總結出自己那部分的概括和結論,最后再得出奧迪在市場和企業(yè)內部兩方面的優(yōu)勢。這一部分中,我平時積累的專業(yè)知識給我提供了很多幫助。雖然沒有涉及到比較深奧的理論知識,但是很多課堂和作業(yè)積累的思考方式幫我很快就理清了思路。討論完以后,我做我們組的總結陳述時比較鎮(zhèn)定和完整,大家也都挺滿意的。
“三面”
從AC回來后,非常開心地又很快收到了最后一輪面試的通知。進入最后一輪其實已經是一種肯定,只要確認求職方向確實與公司相符合就沒有很大的問題。但沒想到的是,在接下來的幾天中,不斷傳出“三面”要刷一半人、誰又碰到了壓力面試之類的負面消息,搞得人心惶惶。當我最終坐在了我的面試官面前,偷眼看到他的名單紙上,確實是一半人打勾、一半人打叉的時候,我反而不太緊張了,物極必反吧。那位中年的面試官好像是上海本地人,親切的鄉(xiāng)音如同長輩一般地和我聊起大學時代、學習成績、興趣愛好甚至家庭,完全像是在和鄰人談天,自然而又放松。一周后,我順利地收到了普華的offer。
總的說來,我的普華之路是非常順利的,想提醒大家的是:
1.面試的過程永遠大于任何一個考察項目中你得到的結果,就像辯論時不一定是贏者可以出線一樣;
2.你知道的面試技巧,面試官也一定知道,鎮(zhèn)定地表現(xiàn)出的你自己就是*4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