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理論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首批恢復建設的政治學的二級學科之一,主要研究以國家政權為核心的政治關系、政治現(xiàn)象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為幫助大家更好地報考政治學理論碩士研究生,高頓小編整理了一批政治學理論考研知識點,本文主要分享“審查制度”考研名詞解析的詳細內容。
政治學理論考研名詞解析
  一、審查制度的定義
  審查制度是指官方較權威機構如政府部門對面向公眾的文學、藝術、網絡資源等領域的檢查篩選,以達到其所預期的目的制度。
  二、審查制度的適用范圍
  政府機構會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報紙、電影、書刊、電視和廣播的內容,由政府直接審查(管制),或通過類似電影檢查局等機構進行監(jiān)管。在戰(zhàn)爭時期,各國政府指派審查官員審查將要廣播或出版的文字材料,把可能不利于自己的詞句刪除。世界各國家和地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審查制度(如中國、朝鮮等國對網絡信息的審查,對特定信息的管制等)。
  三、審查制度的作用
  對信息、輿論、思想或藝術施行限制或壓制的做法,尤指官方的審查制度。在這種制度下,任何東西的公布、發(fā)表都要得到官方的認可。
  審查制度的作用在于保障國家的安全、對革命或危險思想的防范、維護社會道德或宗教、以及強制實現(xiàn)思想統(tǒng)一。但是,過度嚴苛的審查制度卻容易導致社會壓抑,引發(fā)動蕩。
  在民主國家,盡管戰(zhàn)爭時期常常會出現(xiàn)范圍廣泛的審查制度,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審查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腐敗或違法行徑。在專制制度下,審查則較為普遍,尤其是在蘇聯(lián)和其他一些國家,審查制度更是無孔不入,這些國家的統(tǒng)治者認為,思想意識的不一致會妨礙其目標的實現(xiàn)。
  四、審查制度溯源
  許多社會都存在審查制度。它的各種形式存在于古代中國、印度、以色列和希臘。教皇保羅四世的宗教法庭于1559年頒布了第一個“禁書目錄”,該目錄成為內容廣泛的限制制度的基礎,直到1966年才失去效力。
  審查制度后來受到斯賓諾莎、彌爾頓和洛克等人的深刻批駁,同時也受到各種主張寬容和自由的運動的反對。
  本文內容整理自《政治學概論》等參考書籍及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政治學理論考研名詞解析之審查制度】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學習【考研專業(yè)課】更多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前往高頓考研考試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