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作為教育學考研中至關重要的科目,考點眾多,背誦耗時,需要認真對待。為了讓大家更好地復習備考,梳理核心考點,學姐整理出了2024中國教育史考研高頻考點:學校教育的改革,快來學習吧!
2024中國教育史考研高頻考點:學校教育的改革
  一、“蘇湖教法"(分齋教學)
  1、內容
  (1)代表人物:宋代學者胡璦所創(chuàng)。
  (2)地點:蘇州湖州。
  (3)兩齋
  胡瑗一改當時崇尚辭賦的學風,根據(jù)學生專長和愛好分齋而教。
 ?、俳浟x齋:屬于“明體"之學。學習儒家六經;以培養(yǎng)比較高級的統(tǒng)治人才為目標。
 ?、谥问慢S:屬于“達用”之學。又稱治道齋,學習治兵、水利、算數(shù)等學科,培養(yǎng)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技術、管理人才。
  (4)主修和副修:學生可選擇其中一科為主修,另選一科為副修。
  (5)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不同,胡璦聯(lián)系實際,提倡實地考察。
  2、評價
  (1)“蘇湖教法"在中國教學制度發(fā)展史、上第一次按照實際需要,在同一學校中實行分科教學。
  (2)實用學科正式納人官學教學體系之中,取得了與儒家經學同等的地位。
  (3)治事齋中學生主修一科,又兼一科,開創(chuàng)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河。
  二、“三舍法"
  1、概述
  “三舍法”由王安石在熙寧興學時運用于太學的改革中。
  2、內容
  將太學分為外舍、內舍和上舍三個程度不同依次遞升的等級。太學生相應分為三部分。初人太學者經考試合格入外舍肄業(yè),為外舍生。外舍成績獲得第一、二等者,再參酌平時行藝,升人內舍,肄業(yè)為內舍生。內舍生成績優(yōu)秀者升人上舍。上舍生成績優(yōu)秀者直接授官。
  3、評價
  “三舍法"是中國古代大學管理制度上的一項創(chuàng)新。
  “三舍法"是在太學內部建立起嚴格的升舍考試制度,對學生的考查和選拔力求做到將平時行藝與考試成績相結合,把上舍考試與科舉考試相結合,融養(yǎng)士和選士于太學。這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太學的教學質量,提高太學的地位。
  三、積分法
  1、內容
  積分法始于宋朝太學,至元朝國子學趨于完善。與“升齋等第法"相互聯(lián)系,是對宋代“三舍法”的繼承和發(fā)展。
  其方法是根據(jù)學生的月考成績,優(yōu)等者給一分,中等者給半分,下等者不給分,年終積分至八分以上則升補上一一等級,若不能升等,來年積分即歸零。
  3、評價
  積分法是累計計算學生全年學業(yè)成績的方法,注重學生平時的考試成績,具有督促學生平時認真學習的積極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四、“六等黜陟法”
  1、內容
  清朝實施地方官學學生的定級考試制度,并有相應的獎懲措施。是在明朝“六等試諸生
  優(yōu)劣”方法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學生考試成績被分為六等,一等補廩膳生,二等補增廣生,三等無獎無罰,四等罰則,五等降級,六等除名。
  其基本特點是對學生進行動態(tài)管理,其等級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根據(jù)學業(yè)成績或升或降。
  2、評價
  “六等黜陟法"是清朝在地方官學管理上的重要創(chuàng)新。把生員的等級與學業(yè)成績緊密掛鉤,有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校教育質量。
  五、“監(jiān)生歷事”
  1、內容
  1372年,明初國子監(jiān)實行“歷事制”。規(guī)定國子監(jiān)生學習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廣]“先習吏事”,鍛煉和考查其政務才能。歷事期間,他們白天到各部廣]值班,晚上則歸宿國子監(jiān)齋舍,溫習功課。歷事時間短則三月,長則一年。歷事后進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選,可授予官職,中等再歷練,下等送回國子監(jiān)讀書。
  2、評價
  "歷事制”使學校培養(yǎng)人才與業(yè)務部門使用人才直接掛鉤,有利于促進學校教學,提高人才素質。
  本文內容由學姐手動整理,供同學們參考!
  以上就是有關【2024中國教育史考研高頻考點:學校教育的改革】的相關介紹,23考研已經結束,24考研的考生要抓緊時間開始備考了!登錄高頓考研網站,查詢海量考研常識、考研經驗、擇校擇專、備考計劃等考研干貨,千萬不要錯過!
  另外,學姐還為2024考研的同學們準備了豐富的備考禮包,包括真題資料、心得經驗、高分筆記、擇校推薦等,免費名額數(shù)量有限,點擊下方藍色圖片速度領??!